- 索 引 号:370400/2025-01107
- 主题分类:文字解读
- 发布机构:枣庄高新区应急管理局
- 成文时间:2023年07月20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3年07月20日
- 标 题:【文件解读】关于印发《枣庄高新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枣庄高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枣庄高新区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
- 效力状态:有效
【文件解读】关于印发《枣庄高新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枣庄高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枣庄高新区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
2023年7月20日,枣庄高新区安委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印发〈枣庄高新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枣庄高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枣庄高新区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枣高安发〔2023〕17号),为了便于社会公众知晓、理解政策相关内容,推动政策落地见效,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编制原因
2022年10月,应急管理部等十部委联合公告,调整《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将“1674柴油[闭杯闪点≤60℃]”调整为“1674柴油”(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即柴油不再区分闭杯闪点统一纳入危化品管理。2023年6月,《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正式印发,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对《枣庄高新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枣庄高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了修编。2022年,区行政审批局许可通过3家烟花爆竹零售店,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新编《枣庄高新区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枣庄高新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三、预案主要内容
(一)《枣庄高新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事故分级与响应机制
事故等级:按伤亡和损失分为特别重大(Ⅰ级)至一般(Ⅳ级)4级(如一般事故指死亡3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
响应级别:区级响应由高到低设一级至四级,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动态调整(避免响应不足或过度)。
(2)组织指挥体系
区专项指挥部:区安委会主任任总指挥,下设办公室(按事故类型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统筹协调救援工作。
现场指挥部:事故发生后临时组建,设8个工作组(抢险、技术、医疗、治安、善后等),实现统一指挥、专业处置。
(3)全流程应急管理
监测预警:通过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发布红(Ⅰ级)、橙(Ⅱ级)、黄(Ⅲ级)、蓝(Ⅳ级)预警,明确预防性措施。
信息报告:要求事故单位30分钟内电话报告、1小时内书面报告,按“初报-续报-终报”规范内容(含伤亡、影响、救援进展等)。
应急处置:坚持“属地为主”,事发街道先期控制险情;指挥部启动响应后,组织人员救援、危险源管控、交通管制、群众疏散等工作。
应急结束:险情消除、次生灾害隐患排除后,由指挥部评估后宣布结束。
(4)后期处置与重建
包括善后安置、保险理赔、事故调查、恢复重建等,明确责任单位及时限(如一般事故15日内提交总结评估报告)。
(二)《枣庄高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重点风险源与事故类型
主要危险物质:汽油、柴油、氨、盐酸、丙烷、液氧等(涉及加油站、热电公司、制药企业等)。
事故类型:火灾、爆炸、泄漏三类。
(2)事故分级与响应机制
事故等级:按伤亡和损失分为特别重大(Ⅰ级)至一般(Ⅳ级)4级(如特别重大事故指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
响应级别:对应事故等级启动Ⅰ级(特别重大)至Ⅳ级(一般)应急响应,由区专项指挥部或管委会主要领导指挥。
(3)组织指挥体系
区专项指挥部:管委会分管领导任总指挥,下设10个工作组(如抢险、医疗、环境监测、舆情等),分工协作。
现场指挥部:根据事故等级临时组建,统一调度救援力量。
(4)关键流程
监测预警:通过风险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按红(Ⅰ级)、橙(Ⅱ级)、黄(Ⅲ级)、蓝(Ⅳ级)发布预警。
信息报告:事故发生后须立即报告,30分钟内电话、1小时内书面报告,明确初报、续报、终报要求。
应急处置:事发单位先期控制险情,指挥部启动响应,调动专家、消防、医疗等力量,重点做好人员疏散、污染防控、安全防护。
应急结束:险情控制、危害消除后,由总指挥批准宣布结束。
(5)后期处置
包括善后安置、保险理赔、事故调查、总结评估等,由事发地街道牵头落实。
(三)《枣庄高新区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事故分级与响应机制
事故等级:按伤亡和经济损失分为一般(IV级)至特别重大(I级)4个等级(如一般事故指死亡3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
响应级别:对应事故等级,区级响应由低到高分为四级至一级,由区应急指挥部或管委会主要领导启动指挥。
(2)组织指挥体系
区专项指挥部:管委会分管领导任总指挥,下设10个工作组(如抢险、医疗、治安、舆情等),分工协作。
现场指挥部:根据事故等级临时组建,统一调度救援力量。
(3)关键流程
监测预警:通过气象预警、企业上报等渠道提前防范,蓝、黄色预警由区应急局发布,橙、红色预警由指挥部发布。
信息报告: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须30分钟内电话报告、1小时内书面报告,按“初报-续报-终报”要求逐级上报。
应急处置:先由事发单位及街道先期控制险情,必要时逐级启动更高响应,调动专家、物资、医疗等资源。
善后恢复:包括伤亡抚恤、保险理赔、事故调查、总结评估等。
(4)保障措施
应急队伍:消防、专业救援队、志愿者等多元力量联动。
物资资金:政府储备应急物资,企业承担优先救援费用,财政兜底保障。
社会动员:必要时动员公众参与自救互救,规范舆情发布。
四、特色措施
(一)《枣庄高新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事故敏感度(如发生在重点区域、重大活动期间)可提级响应,确保处置力度;依托消防、山东省非煤矿山鲁南应急救援中心等专业队伍,同时动员志愿者、企业力量参与救援;建立区、街道、企业三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实行“先征用后结算”机制,保障救援效率;与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预案衔接,形成全域应急联动网络。
(二)《枣庄高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全区8类重点危险化学品及对应企业,实现靶向监管;依托山东省危险化学品鲁南应急救援中心、企业专职队伍等力量,强化技术支撑;区分救援人员与群众防护要求,明确防毒面具、防化服等装备配置标准;与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预案协同启动,形成应急合力。
(三)《枣庄高新区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等级事故的启动条件、指挥层级和措施,避免资源浪费或响应不足;强调隐患排查与预警联动,突出“平战结合”; 公安、医疗、环保等10个工作组按职责联动,提升救援效率;对履职不力、瞒报漏报等行为依法追责,保障预案执行力。
五、政策解读机关和政策咨询电话
政策解读机关:枣庄高新区应急管理局
政策解读人:张凯、褚玉玉
政策咨询电话:0632-8690278、0632-8696861


 鲁公网安备: 37049902000001号
  鲁公网安备: 370499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