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好防汛“先手棋” 打好备汛“主动仗
今年以来,我区绷紧绷牢安全度汛这根弦,时刻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完善防汛抗旱机制,打造“一流”指挥体系。印发《2023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严格执行《枣庄高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规则》《枣庄高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完成各级防汛抗旱责任人和河道、水库等防洪工程以及城市防汛、重要设施防汛责任人调整,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压实压紧各级党工委政府防汛救灾主体责任,推动部门之间、部门内部高效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二是抓好重点领域和部位防范,打造“一流”防御体系。围绕防汛防台风体制机制建设情况、防汛预案修订完善落实情况、风险隐患整改落实情况、防汛抢险救灾物资队伍准备情况等方面,全面排查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建立台账,销号处理。全区各级各部门累计出动53个检查组、193人次,检查防汛重点点位202处,排查并整改隐患53项。聚焦水库工程安全运行维护、坝身稳定监测、蚁穴隐患等方面,对全区7座小(二)型水库开展“库库到、处处看”病险排查整治工作,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3条。同时,为进一步加大
城市防涝能力,投资1950余万元对辖区内泰山路第五加油站附近、武夷山路国家安全局附近、复元二路等5处易涝积水点实施清淤,并对老旧管线进行清淤、维修、养护,确保汛期不发生安全隐患。
三是强化应急抢险准备,打造“一流”保障体系。全区共建立专兼职防汛抢险队伍6支、191人,全面进入备战状态;组织开展了全区防汛抗旱业务专题培训,重点围绕树牢底线思维、坚持“两个至上”、全面提升防汛抢险能力等方面内容进行讲解,切实丰富各级防汛责任人的防汛抗旱业务知识,提高了实战能力;始终保持防汛应急物资储备充足,区级保有防汛编织袋、防汛沙袋、土工布、救生衣、救生圈、皮划艇等42类13000余件(套),委托代储沙子4000方、铲车5辆、挖掘机5辆、又车3辆,委托代管代管移动式排涝泵1台,确保设备随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四是强化应急能力建设,打造“一流”指挥平台。筹划建立区、街两级防汛抗旱指挥平台,足额配备对讲机和卫星电话,充分发挥指挥部指挥中枢作用,逐步推进指挥体系信息化、智慧化、便捷化,实现调度立体化、现场可视化、巡查数字化。严格执行恶劣天气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涉及雨情、水情、工情、险情、灾情的重点防指成员单位的值班信息报送机制,确保防汛抗旱信息畅通、应对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