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

【云聚高新】绿色低碳擦亮高质量发展亮丽底色,枣庄高新区绿色能源转型再提速

来自: 时间:2022-04-14

在绿色转型过程中,枣庄高新区坚持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为突破,围绕强链、补链、延链,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抢抓整县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机遇期,突出高新区电化学储能电池生产制造优势,力争使绿色产业发展步入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方阵,实现全区未来绿色用能、绿色制造、绿色发展,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枣庄高新区锂电产业园
提升锂电首位度,夯实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基础
2022年2月25日,迎着早春的旭日,2022年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枣庄分会场在枣庄高新区隆重举行,投资200亿元欣旺达30GWh动力电池项目正式拉开建设大幕。一眼望不到头的工地上,挖掘机挥舞巨臂,运输车来往穿梭,连片的产业用地“蓄势待发”,高新区此次集中开工的15个项目中,有7个项目涉及锂电产业领域,为锂电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作为枣庄高新区近年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欣旺达30GWh动力电池项目建成后,不仅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年税收12亿元,将有力带动枣庄高新区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更能形成巨大的规模效应,为建设绿色安全新能源典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欣旺达30GWh动力电池项目效果图
关注碳中和,避免“卡脖子”。面对当下碳达峰关键期的新形势,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推动枣庄高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2022年初的高新区经济工作暨重点项目攻坚突破动员会议上,枣庄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广部在讲话中强调:要强化产业聚融,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升级版”。
经过多年持续培育,高新区锂电产业已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发展阶段,基本形成了从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到电芯,再到动力电池系统集成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已然成为枣庄高新区最具优势的产业领域。
2021年,枣庄提出打造“中国北方锂电之都”,高新区持续优化锂电产业“生态圈”,精心谋划、寻找和弥补产业链的薄弱环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招商。得知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领军企业、中国500强企业——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00亿元在北方城市布局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时,在跟踪和争取过程当中不遗余力,靠着一股诚意和拼劲,促使双方达成合作。
突出锂电首位度,积极构建以锂电为龙头的“1+4”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做优存量、做强增量,2021年高新区锂电产业产值同比增长92.96%。投资200亿元的欣旺达年产30GWh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配套生产基地项目为未来锂电新能源配套全产业链集聚、高技术人才引进提供“沃土”。吉利欣旺达投资50亿元、年产80万台套混动力电池项目,星驾科技投资50亿元、年产300万辆的电动车项目,金彭投资30亿元的智能专用车等项目已开工建设,项目全部达产后产值将突破200亿元。
以锂电龙头企业为引领、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人才科技创新平台为保障,枣庄高新区正推动由“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集成,锂电项目“点”上开花、产业链条“线”上发力、产业集群“面”上布局。

深兰科技展厅

交大智邦(枣庄)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黑灯工厂”
“节”尽所能,开创绿色升级焕生机
近期,八一热电建设30万千瓦机组项目列入“十四五”火电项目规划,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立项核准中。
据了解,八一热电公司作为枣庄西城区唯一工业热源和民用供暖主力热源,多年来为高新区的经济和环保贡献了力量,通过调节煤炭配比,加强能耗管理,实善碳排放体系建设,实现机组最优化运行,2019-2020年度实现盈余二氧化碳排放量109496吨,通过市场交易创收400余万元。正当企业上下为转型发展奋勇拼搏的紧要关头,2019年7月,山东省发改委、能源局等6部门的单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下非所在地区唯一、不可替代民生热源燃煤机组关停整合工作的通知摆在了八一热电公司领导班子成员面前。
随着通知的下发,八一热电一期两台2.4万千瓦机组已列入“十四五”关停计划,其中1#2.4万千瓦机组已作为田陈富源2×35万千瓦热电项目关停替代指标使用,待其投运后关停;2#2.4万千瓦机组已技改为1.8万千瓦背压机。

八一热电 
热电厂是热源的主要生产单位,承担服务工业供汽用热生产以及为企业居民生活区提供蒸汽热源、电力供应等职责。由于目前八一热电公司仅有一台30万千瓦热电机组运行,这台30万千瓦机组于2018年建成投运,目前担负着向枣庄新城、高新区、薛城区办公区域冬季供热、居民供暖以及周边工业企业输送热源的任务。针对高新区、薛城区工业用热需求不断攀升的实际和民用供暖面积的增加,八一热电公司作为枣庄国家级高新区唯一工业供汽热源点,这台唯一的机组一旦出现故障,将势必影响供热及生产问题。配套建设大型热电联产机组满足高新区招商引资工业企业用汽保障的步伐,实现两台机组安全可靠运行,确保供热稳定已经迫在眉睫。
2021年,高新区2家企业获批2021年度市级能源节约专项奖补资金170万元。八一热电、八亿橡胶等重点用能企业总投资441.2万元建设智慧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水、电、气、煤等能源消耗实时在线监测,为企业科学分析比对能耗数据、节约用能、改进生产工艺、转型升级,提高单位能耗产出比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光伏发电,照亮绿色发展之路
高新区张范街道横山口村的山坡上,一排排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整齐排列,让原本寸草不生的贫瘠土地,摇身一变成了清洁能源的重要基地。这是高新区初期以张范11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为试点,启动全区光伏试点开发。截至目前,已着手编制全区光伏开发试点规划,确保到2030年纳入试点。
2021年6月24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枣庄高新区与薛城区联合申报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同年9月8日,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要求,枣庄市6个区(市)全部纳入试点名单,枣庄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全域整县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地市。
根据国家能源局要求,高新区加快整县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助力乡村振兴、“双碳”目标大局,按照开发建设比例不低于50%、40%、30%、20%的比例,第一时间对辖区兴仁、兴城、张范街道,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屋顶建筑面积进行摸排统计,摸排为预估全部屋顶面积,未去除已安装光伏屋顶面积,总面积为360.55万平方米。与此同时,高新区与国电投、华电投等经济效益好、经营经验足、公司实力强的企业就光伏试点建设交流,全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分布式光伏建设是重投资项目,成本回收周期在5-6年左右。高新区结合实际,在投资主体方面,推行“政府+企业”合作模式,以地方经营效益好的国有企业为主导,积极吸引新能源开发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到整县制光伏建设中来。
光伏发电具有零消耗、零污染、零排放的独特能源优势,是集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于一身的绿色能源。将“绿色能源”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不仅带来了绿水青山、更带来了金山银山。高新区辖区内一些村镇因地势及位置问题,远看沟壑纵横,荒山斑驳,但也因此拥有了独特的光照优势。在这样的环境下,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光伏发电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和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好选择。
如今,新能源光伏发电的大量接入,枣庄市供电公司、高新供电中心结合高新区重大项目招引落地、新能源发展实际,张范110KV府前变电站现已开工建设。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近年来,枣庄高新区凭借着不怕苦、不服输、敢于人先的精神,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推进能源供给革命、消费革命,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开启了清洁与高效的发展之路。

枣庄高新区锂电产业园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