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

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来自:高新规划中心 时间:2021-11-18


今年初,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的总体思路,带领全市上下,全力加快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发展步伐。规划中心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切实增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在高新区管委会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体职工强化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全心全意服务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为群众办实事,为高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做好规划技术服务保障工作。

一、2021年工作情况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1、认真做好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手续的办理工作。截至目前共审查了33个项目的规划建筑方案;出具规划条件15件;办理完成8个项目的规划选址;16个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15个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9个项目的规划核实;市政工程2件;出具19个项目的规划意见;受理并实施了15个项目的验线工作。

2、加强项目批后管理和规划监察。共抄送区综合执法局20个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图;查处违法建设项目24个,都已进行有效处理,并移送区综合执法局依法进行处罚。

3、积极推行阳光规划。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城市总体规划、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辖区内建设项目办理的规划手续(规划建筑方案、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建设项目现场进行公示,共完成各项公示41件。

4、为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建筑方案、选址等的优选提供规划技术服务工作。按照“精准规划、精致建设”的要求,中心邀请规划建筑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走进项目现场,进行实地查勘,详细了解项目基本情况;而后座谈评审,听取规划建筑方案设计、选址方案等的汇报,并进行审阅,提出深化完善意见和建议,确保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保持高水平。今年以来,已组织召开了12次建设项目专家评审(论证)会。

5、配合高新区管委会、市局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市长热线等投诉举报信访交办件的答复工作。共答复市长热线16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市长批示信访交办件、政风行风热线交办件、网站问政互动交办件及城乡规划来电来访咨询、投诉等43件;组织召开1次行政许可听证会。 

6、积极参加市城乡规划事业发展中心党支部组织的各项党员干部教育学习活动。包括支部书记讲党课、党员大会、28日主题党日学习、支部委员会,党史学习教育阶段工作会议等;组织全体职工集中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多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会上重要讲话,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日常工作的强力剂;坚持每天学习“学习强国”,认真完成“灯塔—党建在线”年度学习任务;按时参加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党内法规专项答题竞赛、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普法考试等。切实做到了加强政治理论储备,提升政治领悟力,党建引领政务。           

(二)亮点工作及成效

一是持续跟进,协助做好枣庄高新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张范片区)概念性规划编制。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会议要求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产城融合示范片区、中心城区发展高地”;以张范片区为节点,建设枣庄产业新城。高新区坚持“东拓中融西转”战略布局,突出张范片区节点示范带动作用,沿光明路两侧滚动发展,积极调整拓展25平方公里国土空间规划。规划中心协同产业东区委托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张范片区概念性规划。自4月份以来,规划中心配合设计单位完成场地调研、收集整理完成方案设计基础性资料;多次组织召开张范片区方案座谈会,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多次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根据反馈意见,深化完善设计方案;9月底,张范片区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基本确定。目前设计单位对方案优化完善中,尽快形成张范片区规划设计初步成果。

二是凝心聚力,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办好民生项目。规划中心协助区管委会委托同圆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云溪小镇产城融合综合体城市设计》编制工作,2020年7月16日,组织召开《云溪小镇产城融合综合体城市设计》专家评审会,并通过专家评审,且得到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的认可。

为完善蒋庄村棚户区、南石棚改项目手续办理,以城市设计为依据,结合高新区近远期的发展,规划中心协助产业东区委托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枣庄市中心城X11片区03街区,X12片区03、04街区,X13片区01、02街区,X14片区X14C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20年7月16日,组织召开了该《控规》专家评审会,并通过专家评审;8月7日,上报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第三次联席会议审议并同意该控规方案,已于9月3日完成在市局官网的公示。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完善辖区内学校的工程规划手续办理,目前盈园学校改扩建项目已办理完成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三是全力以赴,服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打通高新区东西城区发展需要,高新区拟建一批基础设施市政工程,我中心积极配合,靠上提供规划技术服务:推进高新区大连路东延(一期)工程建设;为确保张范片区的供气需求,我中心出具蒸汽管网市政意见及做好工程规划手续的办理;出具高新区污水管网建设工程(西区污水管网)项目规划意见;做好枣庄高新区科技路(黑龙江路至大连路)、大连路(长白山路至店韩路)、三亚路(长白山路至复元二路)、枣庄高新区国兴路道路工程项目(光明大道—宁波路)、森林消防中队营房建设项目的选址工作。

四是担当实干,牢记高质量项目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市上下聚焦“先把经济搞上去、集中精力强工业”,明确了高新区作为枣庄锂电产业基地,布局锂电产业龙头企业聚集,全力打造中国北方“锂电之都”。为推动重大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达产、快见效,我中心协助产业东区委托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做好《枣庄市中心城张范片区(X21)01街区、04街区、05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11月6日,组织召开了该《控规》专家评审会,并通过专家评审。

积极服务产业升级项目。做好人民电器汽车生态园项目5#地块、6#、7#地块的规划技术服务,对接项目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做好汇报,全力打通规划手续办理过程中的难点、堵点。

坚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快就是大局”的意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发展思路,工业项目规划手续的办理虽然已交付给高新区,但规划中心仍积极配合区管委会做好工业项目的规划服务业务指导工作,积极响应对重点项目实行帮包、专员推进、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机制。对重大事项实行部门联动、顶格协调,对资源保障实行要素跟着项目走,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其中包括吉利欣旺达动力电池项目、鲁南新能源产业科研和孵化中心项目、海王医药项目等。

五是盯紧靠上,化解高新区城镇居民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截至目前,共梳理高新区城镇居民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项目12个,向高新区化解城镇居民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领导小组提交了12个项目的竣工规划核实意见;9个项目的容积率及用地性质调整已经2021年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联席会议审议,并通过市政府批复;向区国土住建社会事业局发送了4个项目的补办用地通知;向区综合执法局发送了7个项目的违法建设转送函。

六是积极作为,助力高新区2021年度省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为保证高新区2021年度省政府专项债券顺利发行,我中心加强与区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全力配合做好规划技术服务,同时与市局做好汇报协调工作,共出具15个项目的规划意见。

七是不遗余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使政务服务更有速度、营商环境更有温度,始终牢记“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少说“不能办”、多想“怎么干”,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规划中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各项措施,秉承“一次办好”的服务理念,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效率,减少办事等待时间。有时建设单位不熟悉办事流程,网上申报材料系统操作不熟练,我们会采取帮办、协办,“妈妈式”服务,真正做到了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让老百姓体验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实实在在的办事水平。

二、2022年重点工作计划

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规划中心将深入扎实地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深入贯彻落实高新区管委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统一思想,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拿出拼的勇气、闯的劲头、争的意识,勇于担当作为、扎实履职尽责,为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规划力量!

1、继续贯彻高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积极配合做好节点项目建设,宏图河片区、人民电器、张范片区等项目,以点带面,全面展开产城融合的框架,持续推进高新区规划区内产城融合全面构成。

2、提升城市规划水平,保证建设项目品质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提升新城建设项目品质的工作要求,配合相关设计单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严把方案设计初审关,确保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保持高水平。

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确保2022年建设项目规划手续高效办理。认真贯彻落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持续深化“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工作的通知》、市局《关于印发<枣庄市建设工程、用地规划许可及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审查“豁免”项目清单(第一批)>的通知》《关于印发<枣庄市建设工程、用地规划许可及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审查“豁免”项目清单(第二批)>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积极主动作为,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打破部门藩篱,协同配合,完善工作机制,减材料、减环节,减压审批时限,增强政务服务的便捷度,确保建设项目高效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