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双创”发展 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双创”发展 助推乡村振兴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任何时候都要抓好。为了有效解决返乡留乡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的问题,目前主要问题有:当前农村创业创新势头强劲,各类返乡下乡双创人员不断增多,覆盖特色种养、加工流通、休闲旅游、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多领域,已经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大动力,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农村双创正处于起步阶段,仍面临着基础设施弱、服务指导缺、创业融资难、人才留不住等问题。与会专家围绕如何推进农村双创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国内大规模抗疫隔离期间,消费需求受到抑制,用工大户服务业、制造业遭受严重损失。现实困境导致部分农民工面临企业倒闭、被解雇等处境。再就业困难,加上在城市生活消费较高,找不到工作的农民工不多数选择返乡。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压力增大。农民工整体技能水平较低的农民工群体首当其冲,这种不利局面除了由于企业长期缺少技能培训投入,农民工自身也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自主创业的返乡农民工大多数从事单一、技术含量低、规律性和稳定性强的工作,再次进行就业选择具有迷茫和盲目性,缺乏对自我的定位和职业规划,限制了其职业选择。
在创业问题上,农民工期望政府能给与政策及资金是哪个的扶持和帮助。一是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农民工更希望来自政府及有关部门权威准确的就业信息和更直接的就业帮助。二是自主创业上提供支持,特别是资金扶持。特别是对返乡后打算自主创业的农民工,由于常年在外,对当地政策及行情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希望政府给与创业上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高新区各街道、各产业园区按照枣庄市人社局的部署全面部署促进返乡留乡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及创业的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全面推动政策落实。重点是落实稳岗稳就业政策、稳岗返还政策等。
二是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新一轮的稳就业保就业政策、启动“创业齐鲁 乐业山东”行动、编制“十四五”促进就业规划。
三是力拓宽就业渠道。以“回归农业稳定一批、工程项目吸纳一批、创新业态培育一批、扶持创业带动一批、公益岗位安置一批”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增加就业岗位。
四是合力开展指导服务。通过系统监测、大数据调度等手段,摸清返乡留乡农民工底数,了解本地用工需求,搞好用工信息对接。
五是着力纾解企业用工。“百千万”招聘计划、百家机构助千企业计划、技工院校顶岗实习计划、跨省劳务协作计划、职业技能提升接力计划、共享用工促进计划等。
从监测调度情况看,促进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已取得积极进展。下一步,各街道、产业园区在落实好相关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集成政策措施,集聚资源要素,集合公共服务,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
一是落实扶持政策稳岗。按照市级相关政策,重点推动发展乡村产业吸纳就业,推动项目建设促进就业,支持返乡入乡创业带动就业。
二是优化就业服务送岗。指导地方开展“一窗口、一门户、一站式”服务,提升县乡行政大厅就业服务窗口和政府门户网站的作用,指导县乡服务机构,为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是强化技能培训转岗。将有意愿的返乡留乡农民工纳入职业培训补贴范围,充分利用远程视频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强化就业创业导师队伍和专家顾问团的辅导作用。
四是鼓励创新创业增岗。引导返乡留乡农民工发展乡村车间、家庭工场、手工作坊、创意农业等,带动农民工就业。依托加工流通、休闲农业、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增加农民工就业。
五是创业政策扶持。将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及其所需人才纳入地方政府人才引进政策奖励和住房补贴等范围。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离岗入乡创业,允许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农村创新创业企业。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及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增加优质教育、住房等供给。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切实为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及其所需人才妥善办理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如何更有针对性地破解农村创新创业项目不好选、创业过程风险大的难题?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重点是加强创业培训,搭建创业平台,优化创业服务。如扩大培训范围,将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纳入创业培训重点对象,支持有意愿人员参加创业培训,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纳入职业培训补贴范围。
双创工作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要大力推进农村双创向质量和效益转变,以创业兴产业、以创新促科技,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为推动上述措施落实,我们将指导各街道、各产业园区开展“进村入户、把脉服务”活动,组织机关干部、专业机构、用工企业进村入户,强化信息、岗位、培训对接,送信息、送技能、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促进返乡留乡农民工尽快就业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