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0/2025-01066
  • 主题分类:各单位工作计划
  • 发布机构:枣庄高新区综合执法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3月26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5年03月26日
  • 标  题:枣庄高新区综合执法局2025年工作计划
  • 效力状态:有效

枣庄高新区综合执法局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区综合执法局将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要求,践行“721工作法”,以柔性执法和民生实事办理为抓手,不断提升综合执法和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品质,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高执法队伍素质

一是加强班子建设,落实党建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制度,压实党建主体职责,组织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落实党员干部讲党课制度。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夯实战斗堡垒。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贯彻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做好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工作落实。三是加强思想建设,强化理论武装。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知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依托学习强国、党建在线等平台将学习融入日常。四是加强作风建设,筑牢纪律底线。强化思想能力作风建设,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五是严格党费收缴,健全工作机制。及时交纳党费,按月公示党费收缴情况台账,开具收据。深入推进社区双报到、一支部一品牌等活动的开展。

(二)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改善人居环境品质

一是市容市貌整治,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聚焦重点路段、商业街、校园周边、市场周边开展精细化整治。规范沿街商铺经营行为,取缔占道经营和出店经营。加强日常巡查和错时执法,确保市容环境持续改善。二是门头广告管理,规范户外广告店招设置。强化源头管理,完善广告门头设置报备制度。对城区装修进行严格把关,确保统一和谐,排查整治违规设置、有碍观瞻的户外广告。三是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建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提升资源化利用率。对餐饮单位油烟排放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达标排放。每季度开展渣土运输整治30次以上,对违规抛洒渣土和排放油烟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四是加强违建巡查治理,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建立健全违法建设治理长效机制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对违建做到发现一处、拆除一处。同街道、中队形成违法建设治理的强大合力。五是铁路沿线环境整治,消除铁路沿线安全隐患。组织铁路沿线安全隐患综合治理“回头看”,依法查处铁路沿线保护范围内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推进公正文明执法,提升执法履职水平

一是健全制度建设,规范执法行为。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执法流程、办案程序。二是加强案件审核,提高执法质量。抓住办案环节,确定各岗位和具体办案人的执法责任,形成环环相扣、权责明确、相互联动的执法办案责任机制,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率达到100%。三是规范案件办理,提高办案质量。立案办理各监管单位移送的案件线索,完成率达到97%。及时将案件办结情况回复给案件线索移送部门,反馈率达到95%。四是强化普法宣传,营造守法氛围。制定年度普法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夯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法治教育培训和普法宣传贯穿于日常工作之中。五是严格执法人员、装备管理,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认真贯彻持证执法制度,坚决杜绝无证执法现象。扎实推进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确保执法装备配备能够满足综合执法工作需要。推进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顾问律师在重大行政决定中的法律参谋作用。六是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执法履职水平。紧扣城市管理执法中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制定培训计划,通过常态化学习培训,提升全体执法人员业务能力责任意识。全年组织执法人员学习培训4次。七是推进文明执法,强化执法监督。推行“柔性执法”,引导和促进行政相对人自觉守法,改善营商环境。建立健全内部督查制度,全年执法监督检查4次。八是推进队伍建设,夯实基层执法基础。推进规范化中队建设,着力建设政治合格、作风过硬、业务熟练、纪律严明、硬件达标、人民满意的城管执法队伍,筑牢筑强基层战斗堡垒。

(四)强化市政设施管护,保障安全稳定运行

一是落实城市防汛责任,确保安全度汛。盘点防汛仓库物资,补充防汛物资对检查井、雨水篦子进行疏通清淤3个雨水泵站进行养护。排查汛期安全隐患,确保2025年安全防汛。二是推进智慧停车建设,便利群众停车。改造光明路善利元超市智慧停车场1处,配套建设停车位40个,新增路内停车泊位200个。三是加强公园管理,提供舒适游园环境。对科创绿廊、人才公园、德仁公园3处园区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和绿化养护实施“管家式”服务。四是加强市政设施巡查,保障群众出行平安。明确市政设施巡查维修队伍,及时对破损设施进行修复,确保市政设施完好率达到98%,道路照明亮灯率不低于98%,亮化设施完好率不低于95%,停送电准点率达到100%。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道路,在道路通行后,照明装灯率达到100%。

(五)加强园林绿化管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推进公园绿地建设。以市民群众家门口的小微绿地建设为抓手,新建口袋公园2处(科技园、益康园)提升公园游园口袋公园3处(凤凰山公园、芳华园、锦瑟园)。新建城区绿化节点4处(长白山路与三亚路东北角、复元一路与三亚路东北角、复元一路与三亚路西南角、复元二路与三亚路西南角)。建设“国球进公园”2处(凤凰山公园、锦瑟园)。积极推进“垂直挂绿”,新建立体绿化5处(武夷山天桥下、大连路隧道西侧路南、懿德园西侧、鸿鑫尚景西墙、大数据北墙)。提升城市绿道绿廊3公里(长白山路东、长白山路西)。推动“公园绿地开放共享”2公顷(懿德园、凤凰山公园)。二是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苗木合理修剪整形,确保树形整齐美观。重点加大行道树干枯死亡枝条和遮挡信号灯枝条修剪力度,及时消除雨季枝干折断、掉落等安全隐患。适时开展灌溉施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确保城市绿化苗木长势良好。加强精细管养监督,对管养范围内行道树、绿化带、公园和游园进行“日常巡查、定期检查、月度考核”。

(六)加强城乡环卫保洁,持续开展垃圾分类

一是加强道路深度保洁。全面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和迎检活动的道路深度保洁。对全区64条道路冲、扫、洒机械作业不间断跟进,合理安排机械作业路线及人工保洁时间,确保作业时间、作业范围无缝对接。二是垃圾分类清运、处置。生活垃圾收集桶、转运站做到日产日清、随满随清,垃圾清运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渗滤液收集处理率均达到100%。三是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5%以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完好率达到95%以上,安装3座公厕生活垃圾分类一体房。采取联合督查、明查暗访等方式一月二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督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广泛深入开展“一月一主题”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计划每月3次进社区、企业宣传,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营造宣传氛围。四是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加强公厕日常管理维护,实施定时保洁,定期检查并及时维修或更换损坏的部件,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全区主次干道16座公厕全部达到二类以上标准。保持27处口袋公园园容干净整洁、无垃圾。改造城区公厕3处(美食街、南环路、袁寨山公厕),打造有毒垃圾处置点1处。

(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开展隐患排查整治

制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聘请安全专家对城管系统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对隐患限时整改到位。一是持续开展市政领域安全检查。对高新区3个公园、3个垃圾压缩站、5个雨污水泵站、20条城市主次干道的雨水井防坠网进行安全专项检查整治二是加强城市户外广告隐患排查整治。特别在发生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时,督促业主及时加固或者拆除,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广告设施和门头广告,督导迅速完成隐患整改,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定期开展公园隐患排查。编制公园游园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格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确保安全生产落到实处。四是做好2025年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及时传达各级通知,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全力保障群众安全和城市运行。五是强化普及教育,开展安全知识宣传。邀请安全生产专家、交警部门等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定期组织观看环卫作业、户外广告设施、市政设施等领域安全事故记录片。

(八)完善智慧城管平台,提高诉求办理水平

一是精细智慧城管提升攻坚。立案率不低于95%、按期处置率不低于90%、核查率不低于95%、结案率不低于98%、按期结案率不低于95%,确保案件办理流程、处置效能等内容规范高效。二是视频监控平台建设。围绕重点区域、重要道路节点和群众关注度高、投诉集中的问题场所,持续加大视频监控平台建设力度,实现城市管理全时段覆盖。三是诉求平台办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枣解决·枣满意”平台、市城管局转办以及区综合执法局8512319城管热线承办的工单做到及时转派与回复。邀请专家授课,持续优化完善转派与回复的流程及内容,全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切实提升市民的满意度。四是及时、妥善处置各类信访案件。坚持群众路线,认真倾听群众诉求,加强沟通协调,推动问题解决,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有效回应,提高信访人的满意度,切实维护社会的稳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