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0/2025-00937
- 主题分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情况
- 发布机构:枣庄高新区应急管理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8月01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8月01日
- 标 题:2025年8月份安全风险综合研判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8月份安全风险综合研判
8月份进入暑伏,雷电、台风和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易发、频发,加之防汛关键期、暑假旅游高峰期交织叠加,安全风险复杂多变。为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现将8月份安全风险综合研判情况及近年省内历史同期典型事故案例,提示警示如下。
一、安全风险综合研判情况
危化品领域。夏季高温、大风、雷电、暴雨等极端天气增多,危化品在持续高温和强紫外线影响下,挥发释放可燃有毒气体,易造成超温、超压甚至泄漏;在生产、经营、运输、储存过程中,极易引发泄漏、燃烧、爆炸、中毒等事故;部分生产企业开展检维修、开停车,各类作业交叉叠加,火灾、爆炸、中毒等风险加大;物料保管不善,遇湿、遇水反应后自燃、爆炸、产生有中毒危险的物质,引发安全事故。要督促企业做好危化品罐区、储存场所的防火、防爆、防晒、防洪、降温、冷却设备设施等安全设施的检查,强化重大风险、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人员等关键环节的隐患排查,确保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等仪表、阀门和防雷设施完好有效,严禁超容量、超液位、超库存及禁忌储存。要严格落实开停车、特殊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规范,杜绝“三违”行为。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路面状况,落实应对极端天气的各项应急防范措施,对薄弱环节要防控到位,严防各类危化事故发生。
道路交通领域。群众避暑游、亲子游、毕业游持续升温,自驾出行、旅游包车大幅增加,客车超员超速、疲劳驾驶、未系安全带,私家车强超强会等违法易发多发。夏季暴雨天气多发,部分低洼路段易积水,山区部分路段可能出现山洪泥石流等灾害,且高温天气易导致车身过热引发刹车失灵和爆胎,加之部分路段坡陡弯急路窄、临水临崖临坎,行车安全风险高。要准确把握交通安全形势,全面排查治理山洪易发风险点、临山临水道路,以及桥梁、涵洞等道路设施安全隐患,加大易拥堵路段及景区周边道路排堵保畅力度,严查“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等易肇事肇祸交通违法行为,及时发布假期交通安全预警提示。要及时提醒群众驾车出行需密切关注气象、地质灾害和路口提示信息,警惕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影响路段,高温天气需做好车辆维护保养,严防制动系统失效或爆胎引发事故。
消防领域。夏季夜间餐饮、休闲娱乐等生产经营和消费活动增多,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可能出现消防设施超期未检、堵塞安全疏散通道等违法行为,加之电动车入户充电、飞线充电行为高发,小火成灾风险加大。要加强对商场市场、餐饮场所、老旧小区、养老机构、医院、学校、景区景点、公共娱乐场所、高层建筑、宾馆饭店、校外培训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督促各单位建立健全消防力量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值班巡查和应急疏散演练,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消防设施完整好用。要持续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和宣传教育,严禁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和飞线充电,教育引导居民安全用电。
建设施工领域。夏季持续高温,室外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安全意识弱化、安全帽不正确佩戴等现象多发频发,容易发生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设施质量和安全措施不到位等现象,从而引发中暑、高处坠落等安全事故。同时,雷暴雨、大风等突发极端天气增多,施工现场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等作业安全风险升高。要督促企业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禁抢工期、赶进度、违规指挥、冒险作业;全面落实临边、塔吊、吊篮、基坑等高风险作业,以及防高温措施、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佩戴等安全防范措施,加强高处作业、起重吊装以及场地堆料安全管理。
工贸领域。8月高温高湿,雷雨天气频繁,浸湿的导线及各种电气设备绝缘性受到影响,易导致老化、破损,使电气设备外壳带电,引发触电事故;设施设备未按规定安装防雷设施或定期检测维护,易发生雷击事故;高温天气容易使人精神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的行为多发。要深刻汲取近期有关事故教训,加强对生产制造、粉尘涉爆、商贸冷库等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扎实开展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整治行动,严防违规违章作业、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等问题。要持续加强对动火、临时用电等特殊作业的风险管控,确保作业审批、操作规程、现场监护及防范措施均有效落实,严防事故发生。
城镇燃气领域。夏季持续高温,燃气连接软管易加速老化、松动,导致管线设备变形、破损、脱落造成漏气,且夜市经济逐步活跃,烧烤、炸串等餐饮场所就餐人数多,部分夜市经营场所、餐饮场所仍然使用不符合规定的燃气灶具、管阀,燃气设备设施使用操作不规范、应急处置不当等容易造成燃气泄漏、爆炸事故。要加大对使用瓶装液化气的各类烧烤店、大排档、小吃店等重点场所排查力度,严禁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液化气和气瓶等设备设施,督促使用燃气的生产经营单位按要求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定期开展管道、阀门、软管等部位的安全检查,及时处置燃气泄漏报警、传感器故障等安全隐患。要不断强化燃气安全宣传教育,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安全用气科普宣传,不断提高燃气使用安全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
文化旅游领域。当前正值旅游高峰期,各类游乐场所、景区景点人流车流增大,户外漂流等涉山涉水项目可能因强降雨、雷电等极端天气引发灾害事故,安全监管压力加大。要切实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做好特种设备和景区车辆维护保养,管控好每日客流量,加强人员和车辆疏导,严防拥堵、踩踏、坠落。提醒户外爱好者外出开展探险、徒步、露营、戏水等活动时提前了解地形、地灾、气候等条件,配齐防护装备,提升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有限空间方面。夏季由于温度高、湿度大,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易挥发集聚,作业人员如果在防护不到位的情况下贸然进入通风不良的有限空间极易发生中毒窒息事故,且缺乏有限空间常识盲目施救造成事态扩大。各单位、企业要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辨识,作业前严格执行审批、监护制度,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规定,作业过程中安排专人对作业区域持续进行通风和气体浓度检测,配齐配全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气体检测报警仪器、呼吸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一旦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严禁盲目施救,防止事故扩大。
防溺水方面。暑假期间,市民特别是学生外出游玩涉水、游泳行为增多,部分儿童、青少年为消暑降温私自在野外河道、溪沟、水库、堰塘、行洪区等危险水域游泳、戏水,发生溺水等事故风险高。要加强安全监管,强化防溺水知识宣传教育,在重点水域增加警示标志、防护措施和安全宣传标语,加大巡查力度,对重点区域实施动态监控、闭环管理,配备救生圈、竹竿、麻绳等应急救生工具,做好预防溺水和应急救援物资保障,严防溺水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