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03704900002/2025-00182
- 主题分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情况
- 发布机构:枣庄高新区应急管理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2月05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2月05日
- 标 题:2025年2月份安全风险综合研判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2月份安全风险综合研判
2月份,受低温雨雪冰冻影响,部分路段易产生积雪结冰,对春运、出行、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气温偏低,用电、取暖需求较大,火灾风险进一步加大;各类节庆、民俗、娱乐活动增多,人流物流集中,各类致灾因素增加。为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我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现将2月份安全风险综合研判情况及近年省内历史同期典型事故案例,提示警示如下。
一、安全风险综合研判情况
消防领域。春节过后,各类生产、经营、施工等场所迅速进入运转状态,加之设备检测、安全评估不到位,是火灾的高发阶段。此外,春节期间商业场所装饰彩灯、电气设备增多,电气火灾风险也随之增加。要重点排查整治动火作业、电动自行车和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保温材料、校外培训机构、冷库以及“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等方面火灾隐患,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普及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用油等防火常识和逃生自救知识。要加强人员密集场所防火巡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无阻,依法查处各类消防违法行为。
道路交通领域。春节期间,群众返家过年、走亲访友和省内短途旅游剧增,春运中后期和开学季,车辆超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超速驾驶、非法营运、违规搭人等违法违规行为可能反弹。部分路段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车辆超载超速、违规占道变道或闯红灯抢黄灯等易引发交通事故,安全风险较高。要加强春节寒假期间大客流、大车流的安全风险防范,做好恶劣天气预警预报有针对性地防控重大安全风险,聚焦“两客一危”安全监管,严查“三超一疲劳”和酒驾醉驾等交通违法行为。要加强高速公路、乡村道路、进出城路口、桥梁隧道、长大下坡、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点路段管控,落实除雪除冰防滑等安全应急措施,科学合理分流,引导车辆安全通行。
建设施工领域。节后建筑工地人员流动性强,返岗人员安全意识松懈,新进员工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不足,员工容易出现“三违”行为,是事故易发多发期。加之低温雨雪天气易导致地面湿滑,施工现场防滑防冻措施落实不到位,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风险增高。要重点关注作业场所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绳、临边作业不设置防护栏、交叉作业和吊装作业时现场指挥缺失、冒险进入危险场所等“三违”行为。强化对建设工程的监督指导和管理,强化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装置和建筑施工设备设施的监督检查,强化外来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加大打非治违力度;督促企业加强对施工作业期间动火、临时用电等作业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强化施工人员(含临时用工)的安全培训教育,严防各类建筑施工事故发生。
危化品领域。春节期间,危化运输车辆限行,原料囤积、产品积压,企业超量存储和使用无资质车辆非法违法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易反弹。节后特殊作业和交叉作业增多,作业人员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齐全、佩戴不规范,事故风险进一步增大。加之当前空气干燥,生产、运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要聚焦爆炸、动火、受限空间作业等高风险区域,重点检查操作规范、安全隐患排查、开停车方案、动火作业审批等方面,严查检维修制度落实不全面、设备带病运行、监测报警设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要围绕危险化学品使用、储存、运输等环节,督促企业落实好防凝、防冻、防火、防爆措施,加大重点设备、重点部位巡查检查力度,从源头上防范事故发生。要严格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执法,加大宣传力度,公开有奖举报电话,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燃放烟花爆竹行为。
文化旅游领域。新春佳节之际,各类旅游景点、文化场馆、大型娱乐场所、庆祝活动现场等车流人流量增多,现场疏导和管控不到位易引发拥堵、踩踏。各类娱乐项目的设施设备及其附属配套设施设备快节奏、高强度、超负荷运行,设施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带病运行等易引发事故。要对重点旅游场所加强安全管理,做好旅游车辆、大型游乐设施、缆车、索道等设施设备安全检查,完善安全警示标识和安全防护设施。要严格审批春节、元宵节灯会、庙会等民俗活动和焰火表演等,提前布置防范措施,强化现场人流监测和管控,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工贸领域。冬季天气寒冷,员工视觉、听觉、手脚灵活性受影响,容易出现操作不规范等现象,部分企业安全意识不强,现场管理薄弱,未能及时开展检维修等各类作业,钢构件倒塌、起重伤害、高处坠落、有限空间中毒窒息、火灾等事故几率增大。同时,进入冬季生产后,设备故障增多,给安全生产带来诸多危害。要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监督检查,重点排查防水、防潮、通风、氢气监测等防爆措施落实不到位以及除尘方式、控爆措施不规范等问题。要加强从业人员(特别是临时用工)安全常识、应急常识及安全技能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避险能力。
电力行业。春节前后,返乡人员增多,各类电器使用频繁,用电量增长明显,且设备检维修作业频繁,员工易出现思想松懈、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容易引发事故。要密切关注设备运行状态,加强巡检频次,做好防寒、防潮、防凝露措施。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违规操作。要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特别是针对恶劣天气、突发故障等情况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
森林防灭火方面。春节期间,祭祖、上坟烧纸、点烛、焚香以及燃放烟花爆竹等危险行为增加,且气候干燥,森林火险形势严峻。要加大森林消防安全宣传力度,全面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加强野外火源管控,组织基层力量在“山口、路口、村口”分兵把守,严格检查,加强警示宣传,严防火种上山入林,严禁一切野外违规用火行为。要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和森林火险预警变化,应急队伍严阵以待,及时扑救森林火灾,确保打早、打小、打了,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安全。
一氧化碳防中毒方面。春节前后,群众居家燃烧炭火取暖行为增多,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气体,特别是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餐饮场所、农村地区、老旧小区、出租屋等区域易造成人员中毒。要加强社会面宣传,增强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发动网格治理力量,积极推广安装报警仪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社会资源及宣传阵地,深入开展防一氧化碳中毒科普宣教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