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03704900002/2025-00180
- 主题分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情况
- 发布机构:枣庄高新区应急管理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1月12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1月12日
- 标 题:2025年1月份安全风险综合研判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1月份安全风险综合研判
1月份已进入寒冬季节,气温持续走低,大风降温、雨雪冰冻、雾霾等极端天气易发多发,且临近年末,企业超负荷生产意愿强烈安全生产风险较为突出,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为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我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现将1月份安全风险综合研判情况及近年省内历史同期典型事故案例,提示警示如下。
一、安全风险综合研判情况
消防领域。冬季是火灾事故频发期,特别是商贸市场、宾馆酒店和大型娱乐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因电气设备及线路老化、违规动火施工等极易引起火灾。此外,元旦、春节期间商业场所装饰彩灯、电气设备增多,电气火灾风险也随之增加。要重点排查整治动火作业、电动自行车和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保温材料、校外培训机构、冷库以及“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等方面火灾隐患,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普及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用油等防火常识和逃生自救知识。要加强人员密集场所防火巡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无阻,依法查处各类消防违法行为。
建设施工领域。低温雨雪天气易导致地面湿滑,加之施工现场防滑防冻措施落实不到位,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风险增高。要强化对建设工程的监督指导和管理,强化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装置和建筑施工设备设施的监督检查,强化外来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加大打非治违力度;督促企业加强对施工作业期间动火、用电等作业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强化施工人员(含临时用工)的安全培训教育,严防各类建筑施工事故发生。
交通领域。大雾天气造成道路能见度低,雨雪冰冻导致路面打滑;受节日运输及年末影响,自驾游等出行需求旺盛,节日期间车流、客流将会大幅增长,公路运营、长途客运、旅游包车运营安全风险压力大。要提前谋划部署春运安全防范工作,做好恶劣天气预警预报有针对性地防控重大安全风险,落实交通事故救援联动措施,确保发生事故后能够快速救援、快速勘查、快速除现场,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危化品领域。天气寒冷,危化品生产、储存等装置易因保温措施不当、检查不到位从而发生原料及产品凝固堵塞或破裂造成泄漏;冬季生产作业场所门窗关闭通风不良,泄漏的有毒有害及可燃气体产生聚积,发生爆炸、火灾和群体中毒窒息事故的风险加大;当前空气干燥,生产、运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要加强对危化品生产、经营、运输、储存各环节的安全风险管控,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部位和重要装置的监管力度,严查检维修制度落实不全面、设备带病运行、监测报警设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结合冬季气候特点,督促企业落实冬季防冻防凝、防火防爆、防静电等事故防范措施。
工贸领域。临近年底,企业抢工期、赶进度、增效益等现象突出。进入冬季气温下降,恶劣天气增多,检维修等作业频繁部分企业安全意识不强,现场管理薄弱,未能及时开展检维修等各类作业,钢构件倒塌、起重伤害、高处坠落、有限空间中毒室息、火灾等事故几率增大。要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监督检查,督促工贸企业强化动火、临时用电、有限空间、吊装等特殊作业的安全管理,加强对从业人员(特别是临时用工)安全常识、应急常识及安全技能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避险能力,防止因抢进度、超能力生产引发事故。
文旅领域。节假日期间,外出观光旅游人数剧增,各类景区景点、娱乐场所客流量增大,要强化文旅行业和公共聚集场所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排查游乐场所、景区景点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旅游观光车等安全隐患,加强特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
城镇燃气领域。冬季餐饮聚会人员增多,城镇燃气使用安全风险较高。要聚焦餐饮场所、商住混合体、学校、医院、养老机构、出租房等重点燃气用户,扎实开展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依法严厉查处非法充装、销售、运输液化石油气行为。要广泛提示燃气安全风险,普及燃气安全知识。
烟花爆竹领域。烟花爆竹批发企业、零售商铺可能存在超量储存、超范围经营、存放区域违规用火用电等问题隐患。要严格监管执法,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燃放烟花爆竹行为,加大宣传力度,公开有奖举报电话。
森林防灭火方面。今年汛期集中降雨较多,林下可燃物大量增加,随着植被枯死凋零,林下凋落物和腐殖层增厚,且抽烟、上坟祭祖、燃放烟花爆竹等野外用火行为管控难度加大,不利天气和物候条件叠加人为因素,森林防灭火形势较为严峻。要加大森防宣传力度,扩大宣传声势,营造浓厚安全氛围;加强野外火源管控,严格入山检查和巡山护林,严厉打击违规用火行为;加大督查力度,重点检查火源管控、扑火队伍、应急值守等情况,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到位,切实消除森林火灾隐患。一氧化碳防中毒方面。进入寒冬后,使用燃气热水器、燃烧煤炭或木炭取暖逐渐增多,尤其是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餐饮场所、农村地区、老旧小区、出租屋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要加强社会面宣传,发动网格治理力量,积极推广安装报警仪器,综合运用上门科普、发放明白纸、广播提醒、短视频警示等各类宣传手段,广泛开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