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03704900002/2023-00063
- 主题分类: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 发布机构:应急管理局
- 成文时间:2023年04月03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3年04月03日
- 标 题:2023年高新区应急局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要点
- 效力状态:有效
2023年高新区应急局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要点
2023年全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市应急局部署要求,细化工作任务安排,强化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及时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持续提升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水平。
一、深化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
1.推动“八抓20条”创新措施落地见效。以推动“八抓20条”创新措施落实作为全年工作的总方法、总抓手,进一步完善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诊断检查、分类分级监管、全员定向大培训、劳务派遣和灵活用工安全管理等制度工作措施,压紧压实工作责任,通过不间断监督检查和标杆企业培育推广督促、引导工贸企业抓好制度落实,提升安全监管质效。
2.强化工贸行业国家标准制度宣传贯彻。根据上级工作安排,推进《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等新制修订的标准制度的宣传培训和贯彻落实,细化工作措施、加强统筹调度,指导全区应急管理系统和企业开展专题学习培训,对照新要求制定、修订有关安全生产制度,切实将各项国家标准制度落到实处。
二、扎实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3.持续开展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紧盯建材企业钢结构筒形仓等重点设施设备,粉尘等重点行业领域,轻工企业有限空间等重点作业,对“钢8条”“粉尘6条”“有限空间4条”整治情况进行回头看检查,督促企业对照《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常态化开展自查自改,将工贸企业停复工、开停车、检维修作业纳入重点监督检查范围,督促企业全面开展风险辨识,组织对重点企业、不放心企业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全面防控风险、整治隐患,确保重大安全隐患“动态清零”。
4.实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风险隐患专项整治。严格落实省应急厅《关于开展工贸行业机械伤害和物体打击事故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要求,组织企业全面排查彻底排查防护措施未配套,作业区域隔离设施未设置、危险作业监护制度未落实、安全作业规程未执行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分类落实物理隔离、固定防护、连锁保护等整改措施,减少机械伤害、物体打击事故数量。
5.实施机械铸造行业专项整治。聚焦金属熔炼、保温、吊运等重点环节,排查治理高温熔融金属易喷溅、泄露、遇水爆炸等风险隐患,完善安全规范,提高管控标准。强化应急预案和演练,增强员工处理安全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6.实施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突出轻工等重点企业,采取专家指导服务模式,指导督促企业落实有限空间作业“五强化五到位”重点事项,切实强化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严格风险辨识管控,规范作业审批和过程管理,防范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7.实施工贸行业使用危化品企业专项整治。对工贸行业使用危化品的重点企业开展起底式排查,指导企业加强危化品采购、装卸、储存、使用、处置以及安全管理制度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辨识,落实重点管控和常态监管责任,有效防范工贸企业使用危化品引发各类事故。
8.强化重点环节领域风险排查整治。督促企业抓好危险作业管控,严格落实作业审批制度,明确专人现场监护,杜绝“三违”行为。加强外委作业、外包队伍、外来施工、灵活用工和劳务派遣人员管理,严格选用有资质的外来服务机构和人员,加强全过程安全管控。
9.扎实开展安全培训专项整治。巩固前期专项整治成效,持续深化安全培训“走过场”专项行动,坚持凡检查必查安全培训情况,严查严处,通过自查自纠、异地互查等,严厉打击无证上岗、制售假证、不培训、假培训等违规违法行为,倒逼考试机构、考试场所、培训从业单位和行业企业严格培训考核管理,提高培训考试质量 。
10.开展工贸行业涉重大危险源专项整治。压实工贸行业涉重大危险源企业主体责任,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18)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逐一对照开展自查。各区(市)应急部门要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履职情况、辨识评估与现状的符合性、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匹配、工艺、电气、设备是否开展定期排查,重大危险源档案是否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要求等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
三、持续强化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11.突出重点时段开展工作督导。结合五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认真拟定督导工作要点,持续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明查暗访,加大安全风险隐患和典型事故曝光力度,对落实监管责任不到位、推动工作不扎实的地区进行督办、提醒。
12.强化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管。巩固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百日清零行动”成效,对监管企业动态起底,按照企业安全生产等级,落实差异化监管检查措施。突出涉爆粉尘、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领域企业和D级企业,严格监督检查和调度通报,督促严查严管风险大、问题多、管理差的企业,严守安全监管底线。
13.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诊断。委托高水平机构和专家,针对部分重点行业领域重点企业、新建项目实施帮扶性、示范性诊断,分析评估行业共性问题,研究解决方案。督促企业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诊断工作的实施意见》工作要求,组织开展自我诊断或第三方诊断工作。
14.促进“关键人员”责任落实。加强风险研判,用好提示函制度。定期梳理日常监督检查、安全诊断、专项整治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结合季节特点、关键时期,对全国两会、五一国庆假期、汛期安全风险及时进行提醒提示。压实工贸企业“一把手”责任。突出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这个“关键少数”,严格督促落实在外包作业、检维修作业、环保设备设施托管等环节的安全责任。
四、提升双重预防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运行实效
15.深化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让中小企业愿用会用,推动体系建设全员参与、有效运行。分行业培养、选树一批标杆企业,加快示范推广。将企业体系建设运行情况纳入日常监督检查、分类分级监管等重要内容,调动企业创建积极性。
16.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健全完善三级企业标准化定级办法、推动、制定小微企业标准化定级办法,按照改革后的评审办法抓好分级评审,引导鼓励企业广泛实施标准化创建。严把标准化评审质量关,严格过程监督和日常管理,避免建设运行“两张皮”。
17.坚持双重预防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统筹建设、互促共进。将双重预防体系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内容,做好双重预防体系标准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定级办法以及相关制度的衔接,推动在目标任务、实施方式、文档记录等方面融合兼容,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定级评审过程中,一体化进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评估工作。
18.持续强化培训调度和宣传引导。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总监的专题业务培训和指导调度,将推动双重预防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情况作为企业安全总监述职的重要内容。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双重预防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工作内容和工作安排,充分调动各方面推动双重预防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五、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培训
19.强化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推动企业主要负责人进一步完善安全培训制度、师资、课程等,确保新员工和所有在岗员工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组织开展全市工贸等企业安全生产“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专项行动,抓好工贸重点领域全员定向大培训,提高培训实效。持续推进“学习强安”平台注册学习,更好发挥企业全员学习辅助功能。
20.拧紧安全培训责任链条。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机构教师评课活动,促进安全培训机构教师主动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安全培训专项检查活动,通过对安全培训机构、考试点、生产经营单位3类主体的专项检查,促进安全培训责任落实。适时组织开展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比武活动,检验和锻炼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
六、探索完善工贸行业企业信息化安全监管
21.组织开发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监管预警系统。采集企业基本信息、关键人员信息、证件信息,建立工贸企业监管数据库,对企业实现动态管理。通过引入冶金有色企业关键岗位监控、关键工艺参数,实现人员证件、隐患整改到期预警和安全风险预警,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