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0/2022-00047
- 主题分类: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执行和落实情况
- 发布机构:枣庄高新区应急管理局
- 成文时间:2022年05月31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2年05月31日
- 标 题:应急管理局多举措抓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
- 效力状态:有效
应急管理局多举措抓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
枣庄高新区应急管理局迅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各项安排部署,进一步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充分思想准备,超前筹划、压实责任、周密部署,切实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好,确保全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一是超前谋划部署。制定下发《枣庄高新区加强防汛防台风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2022年防汛准备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结合我区部门职责实际,调整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及69名包区级防汛重点工程责任人和城市防汛责任人,明确任务职责,层层传导压力切实做到“五到位”(重视到位、排查到位、整改到位、宣传到位、履职到位)。同时,结合我区实际,修编《枣庄高新区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预案》,各街道修编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及防汛抗旱、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等各类专项预案51个,组织指导防指成员单位、街道开展防汛及地质灾害抢险演练,不断提高实战能力。
二是切实抓好隐患排查整治。按照国家、省、市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关于做好2022年防汛防台风检查工作的通知》(枣汛旱发〔2022〕3号)文件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行业管理责任,关口前移,认真查找汛前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重点对边坡、河道、在建项目、易迁安置区地质灾害进行拉网式排查,对自查上报和排查出的防汛安全隐患建立台账,实行销号处理。出动26个组,93人次,检查防汛重点88处,排查隐患13项。针对洪道溢洪闸门、启闭器存在问题进行了钢板加固和器械保养;针对区域内5处道路低洼、汇水面积过大等问题,投入约7100余万元,铺设大管径雨、污水管道约4公里,雨水管道约215米,并对老管线进行清淤、维修、养护,清理雨水井、箅子、泄洪沟3733处,并组织安排施工队伍对凤凰台、美食街、长白山铁路桥泵站进行清淤、泵养护。同时,为进一步加大城市防涝能力,又投资1300余万元新建光明路、燕山路及德仁路大口径雨水管道铺设工程,切实保障汛期排水通畅;投资8000余万元,持续推进潘龙河南支提升改造工程,目前河道土方开挖石方破碎、刷坡完成约5.2公里,完成100%。区防指办建立周调度制度,确保工程汛前按时保质完工。督促各级各有关部门继续开展汛前安全检查工作,加大山洪易发点、水库、河流堤岸险工弱段等防汛重点部位重点巡查,区防指办加大督查力度,明察暗访,督促落实落细各项整改防范措施。
三是提升防汛应急保障能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提前做好汛前储备和更新补充,切实提升抢险救援能力。加大投入力度,采取实物储备、能力储备、协议储备等多种方式,备足备齐防汛物资。强化各类应急队伍的统筹管理、人员培训和协同演练,做到人员真落实、流程全知道、设备都会用,打造“一队多专,一队多能”的实战队伍。与气象、水文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沟通机制,确保数据畅通。目前,仓库现有防潮垫、棉衣、帐篷、冲锋舟、大功率水泵等40类防汛物资3万余台套,新购置一台排水量2000m3/h防汛移动泵车,目前已进入招标程序。提升智慧应急建设。投资70余万建设完成铁路涵洞雨情监测预警系统,接入应急指挥中心,实时监控24处易涝积水点及铁路涵洞的积水情况。同时,对6处主要交通涵洞,除安装视频监控外,在涵洞两侧加装道闸,实现远程起降及对话功能。全面提升数字化指挥调度能力。进一步提升数字赋能,科技减灾的能力,对辖区内现有视频监控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关键时刻信息传送畅通。强化应急抢险准备。区街建有防汛抢险救援队伍6支166人,其中蓝天救援队1支19人。各应急队伍进入战备状态,确保做到一有情况能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为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提供有力保障。持续开展汛期联合值班值守,严格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全面落实服从区防指统一指挥,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信息上报及时准确,妥善化解各类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