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0/2021-00178
  • 主题分类: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执行和落实情况
  • 发布机构:枣庄高新区应急管理局
  • 成文时间:2021年09月10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1年09月10日
  • 标  题:2021年枣庄高新区防汛工作总结
  • 效力状态:有效

2021年枣庄高新区防汛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枣庄高新区迅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各项安排部署,超前谋划、压实责任、周密部署,扎实做好今年防汛工作。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特点

一是压实压牢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4月1日下发《关于做好2021年防汛准备工作的通知》(枣高汛旱发〔2021〕1号),5月27日、7月1日召开全区防汛工作部署会议,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落实工作,逐级、逐部门、逐工程落实责任人,明确任务职责,层层传导压力。结合我区部门职责,调整了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枣高汛旱字〔2021〕2号)、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规则及会商制度(枣高汛旱字〔2021〕4号),明确了69名包区级防汛重点工程责任人和城市防汛责任人(枣高汛旱字〔2021〕3号),区安委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工作的通知》(枣高安办发〔2021〕11号),要求各级各部门从实从细修订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责任,强化分工协作,细化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并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紧贴实际、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要求,有针对性地修订完善防汛抗旱防台风等各类方案预案,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抓好汛前安全度汛隐患排查。水利防汛方面,去年对5座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对蟠龙河南支2座桥拆除新修;今年又对杨峪水库、东横山口水库进行了安全鉴定;投资8000万元,对蟠龙河南支张范段大约5.2公里进行了河道改造、清淤疏浚、加宽河床、防渗处理,确保行洪畅通安全的同时,也保证了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城市防汛方面,抓住汛前有利时机,组织人员对凤凰台(美食街、长白山路)三个雨水泵站进行常规保养、维护,对发现的沉淀池淤泥较多、水泵进水口堵塞、水泵叶轮有损坏等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汛期时泵站的正常运行;对西区的检查井(362个)、雨水箅子(661个)、凤凰台河道(293米)进行清淤,对缺失、损坏的雨水井盖和箅子进行更换、维修,切实保障汛期时排水通畅;对东区影响排水的雨水井、箅子、泄洪沟(南环路约1200米、深圳路约460米、复元一路约560米、复元二路约360米、复元六路约570米)进行疏通、清淤,共清理淤泥、垃圾近850余立方;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东方之润至小清河段直径1800毫米排水管道,疏解凤凰台段积水泄水能力。

三是提升防汛应急保障能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根据《枣庄市应急管理局防汛应急能力提升方案》要求:高新区按转移安置不少于1000人,7天基本生活需求的救灾物资进行储备。要求各街道、各有关部门提前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工作,逐一检查对照,及时补充更换,做到数量充足、品种齐全、质量可靠。目前,储备折叠床、防潮垫、毛巾被、救生衣、帐篷、沙子等应急物资60类72220台套,移动式排涝泵、铲车、挖掘机、叉车、冲锋舟、皮划艇、消防水车等防汛装备12类47台套。强化应急抢险准备。经调度,全区现有各类抢险救援力量5支、总人员达300余人。去年,区防指为区消防救援大队配备冲锋舟、救援衣等抗洪抢险装备143件,组建抗洪抢险6人临时救援工作组,随时待命,全力提升汛期抢险救援能力。进入汛期后,区消防救援大队抗洪抢险工作组、各街道应急救援及机动队伍等将全面进入战备状态,做到一有情况能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为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强化防汛抗旱值班值守。建立应急值班、信息接报处置等制度,确保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置。区应急局已按照省厅“准军事化”要求,实行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应急值守,主汛期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值班,进入战时备战备勤状态。区防指制定《枣庄高新区应急指挥中心联合值班值守工作规范(暂行)》,区各部门、各街办、各重点企业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遇当日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0毫米时要实行灾情、险情零报告。

五是强化防汛应急处置。加强城市低洼路段积水应急处置,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综合执法局分工合作,及时设置警示牌、划定警戒区域进行临时交通管制,安排专人指挥交通;加强易积水桥梁涵洞应急处置,各街道强化巡查值守,突出应急避险提示警示防范,及时进行封闭限行;加强水库河道应急处置,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强化排查,及时清除河道内供水管道阻水隐患,确保河道行洪安全。

六是增强防汛抗旱学习培训。为进一步提升各级防汛抗旱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增强防汛抗旱责任意识,5月28日区防指办聘请水利专家举办了全区防汛抗旱业务培训班,对区、街防指成员单位负责人和业务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切实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确保我区安全度汛。

二、存在问题

我区在防汛工作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城市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城市局部易涝点和涵洞积水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城市排涝设施的防洪标准还需提高。二是技防手段有待进一步提高。人防手段多于技防手段,自动监测和预警发布设施不健全,部分专业部门视频监控不到位,影响水情信息的快速传送和收集。三是应急预案实用性还有待进一步优化。针对汛期的应急方法和精准度不高,隐患点、责任人、应对措施还得再明确、再细化。四是相关部门信息报送及时性、准确性需要进一步加强。数据传输通道还需进一步理顺,统计人员专业性还需进一步培训和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细化应急预案,压实防汛责任。不断总结经验,细化预案内容,以全力保障人身生命安全为出发点,强化汛前、汛中、汛后全环节管控,将责任落实到指挥体系、工程建设、队伍组织、物资储备、防洪调度、应急抢险、人员转移、灾后评估等各个环节。

二是坚持规划统领,加快各类涉水工程建设进度。邀请专业团队诊断“病根病灶”,完善排水设施整体规划和设计,组织系统性新建改建排水系统。加强督促调度,强力推进水库除渗加固、河道清淤加固、城市雨水管网等涉河涉水在建工程进度,提高排水泄洪能力。进一步完善巡坝查险制度和突发险情应急处置预案,明确不同时段、不同情况下巡查时间、频次、部位、内容和方法,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同步落实防溺水责任和措施。

三是提高技防能力,加强水雨汛情监测。建设和完善技防设施,以建设智慧高新为契机,以大数据公司、雪亮工程、数字城管等为平台,强化气象、水文、国土等部门专业化智能衔接,快速实现雨情水情分析预测预警,及时组织会商研判,准确把握态势,为调度决策提供依据。

四是发挥指挥中心功能,提升防办能力建设。建设三个街道应急指挥中心,延伸区与街道指挥中心视频连接,提高指挥能力,增强办事效率。进一步理顺防汛工作机制,确保工作不脱节、不断档、跟得上、有成效。强化防汛应急值守,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机制,规范防汛工作流程,细化防汛值班规定,强化人员业务培训,加大后勤保障力度,切实发挥防指办在防汛工作中“上传下达”核心枢纽作用,以满足新时期防汛工作要求和需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