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0/2025-00635
  • 主题分类:各单位工作计划
  • 发布机构:枣庄高新区科技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6月09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5年06月09日
  • 标  题:枣庄高新区科技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步打算
  • 效力状态:有效

枣庄高新区科技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步打算

   

    2025年以来,在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枣庄高新区聚焦“强工兴产、转型突围”任务目标,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各项工作全力突破、全面起势。

一、工作进展

(一)创新主体培育实现新跨越。一是高企培育有序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申报20家,其中新认定7家,重新认定13家,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复核3家。完成2024年度“高企快报”、“发展年报”填报工作,并同步审核反馈。二是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2025年我区高新技术产业企业60家,1-5月份,高新技术产值55.39亿元,高新产值增速21.71%,占比86%,较2024年提高1.81个百分点三是科技金融服务优化。组织15家企业申报省级小升高财政补助,获批省级奖补资金155万元;指导32家企业获市级2023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阶段性财政奖补资金280.96万元,18家企业获2024年市级贴息补助147.6万元;1-5月,5家企业获批省科技厅“科创贷”备案,金额共计2720万元。

(二)人才引育取得新成效。积极拓展人才合作渠道,8家知名猎头公司、人才服务机构深度对接,筛选梳理人才简历1700余份,召开线上专场对接会40余场次推荐申报国家级人才5人,其中4人由省科技厅推荐至科技部,等待评审;泰山产业领军人平台类1人,通过答辩,等待公示;“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3人(创业企业类2人、创业团队类1人),等待通讯评审;“WZ双百”计划1人,等待评审答辩;新增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3人。

(三)关键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一是强化关键技术攻关。促成义沃包装与山东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辖区企业与上海大学、济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我区威智百科与威智药业联合攻关的“戒烟药物伐尼克兰和片剂的关键技术体系建设和产业化应用”荣获202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二是积极推动科技项目申报。推荐健袖生物等3家企业申报省科技股权投资项目,筑安农牧等3家企业申报省、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其中,筑安农牧获市级立项,并推荐至省级项目。三是跟进项目管理及绩效评价。完成4项中央引导地方资金项目、1项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及6项市科技计划项目的验收及绩效评价工作;指导浙大工研院、精工电子、阳光博士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年度绩效评价工作;跟进阳光博士、精工电子、益源环保枣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科技专项项目的管理,确保项目有序实施。

(四)创新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一是平台建设扩面提质。新增省级平台1家,市级平台2家,山东科星获批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金彭新能源、源科生物获批市重点实验室二是绩效评价稳步开展。完成浙大工研院、诺依曼、飞秒根、枣庄同惠10余家省级平台的绩效评价工作。省锂电共同体完成整改工作,积极推动锂电共同体各项工作落实三是大型科研仪器共享高效推进。2025年以来累计兑现创新券补贴25.29万元,有效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五)创新生态打造实现新提升。一是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深挖研发投入填报潜力,欣旺达、吉利欣旺达等龙头企业实现突破,为我区释放约1.5亿研发投入增量,2024年度全区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填报额5.3亿元;指导浙大工研院等5家单位高质量填报研发投入5932万元。二是提升火炬统计质效。完成2024年度高新区统计快报、220火炬统计企业年报、高新区综合年报、2025年度火炬统计月报的填报、分析、测评等工作。统筹、调度、分析、研判省开发区、市对区、区三级考核工作25余次,确保考核工作有序、保质推进。三是优化科技服务工作。加强规上工业企业帮促,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大篷车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组织锦鸿科技小院参加全省“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山东科技小院建设交流观摩活动;推荐2名专家入选第六批枣庄市老科技专家智库专家;启动2025年度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工作,为科技创新储备人才力量。

二、下步打算

(一)实施高企培育攻坚行动。一是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促进规上企业高新化、高新企业规上化,坚持“点上求突破、区域全覆盖、服务强支撑”,努力克服“高企”增量少、企业意愿低、申报难度大等实际困难,稳住存量,促进增量二是加强部门间协同、“政银企”携手紧密度。持续做好企业科技创新“桥梁”,切实搭建政银企三方交流平台,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支撑。三是夯实研发投入统计填报质量。增强与统计部门双向互动,建立信息交换共享机制,持续跟进24年规上企业研发投入统计核查工作,确保研发投入数据质量过硬。

(二)实施人才引育提效行动一是建立“双线联动”育才机制。纵向强化与省主管部门的常态化对接,实时掌握政策动态,注重各类人才工程项目申报时间节点的把握,确保申报材料编制质量,提高申报成功率;横向联动人才中介机构,加强高校院所沟通对接,通过中介引才以才荐才等方式,常态化挖掘储备高层次人才。二是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生态。重点做好人才招引方向、人才培育环境、人才实际效果、创业人才发展等全周期项目管理,真正构建起引得来、育得好、用得活、留得住、创得成的人才发展良性循环,为全区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三)实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行动。一是积极指导科技项目申报。密切紧盯2025年度中央引导地方资金项目、产学研联合基金项目等项目的申报工作动态,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充分调研、重点挖掘,做好未来产业领域项目储备工作,争取将优质企业推荐承担市级及以上科技计划项目,为区域科技创新注入新动力。二是扎实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及实施管理。高标准做好交大智邦、天瀚新能源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元、拜因诺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的综合绩效(验收)评价工作准备,确保高质量完成项目验收工作。跟进2023年度亿恩科天润、2024年度健袖生物、源科生物中央引导地方资金项目,盛泰康、益源环保2022年产学研联合基金项目等项目的实施管理。

(四)实施创新平台升级行动。加强平台政策文件宣传,扎实开展摸底调查、组织管理和建设指导工作。积极培育指导山东虹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申报中试示范基地、山东泉兴银桥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报省技术创新中心,做好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的储备申报工作,不断提升区域创新平台能级。加大锂电产业集群的建设与管理力度,及时调度分析集群企业数据,按时上报创新型锂电产业集群年度与月度报表。优化创新券使用管理,实行“材料预审+现场核查”双机制,确保创新券资金用到实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