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0/2022-00162
- 主题分类: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执行和落实情况
- 发布机构:枣庄高新区科技局
- 成文时间:2022年07月09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2年07月09日
- 标 题: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 效力状态:有效
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国家火炬统计。上半年完成了2021年度火炬统计填报工作,包括企业年报、高新区快报、综合年报、创投年报以及评价调查问卷等,正在准备火炬中心的数据年审工作。
(二)高新技术企业。一是组织完成我区59家高企2021年度高企年报填报工作,持续跟进高企发展情况;二是全面开展2022年度高企申报组织工作,截至目前,我区首批新申报企业共有16家。三是组织23家企业申报省“小升高”省级补助、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市级补助,获得省厅发放资金230万元、市局发放资金460万元。
(三)科研平台。结合我区产业发展状况,加强摸底调查,做好培育指导工作,提高通过率。已有瑞兴机械和牧铭制造等15家单位获批市级重点实验室,通过率100%;山东成平标物和诺依曼2家单位在系统提交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申报材料,目前正积极跟进省厅形式审查工作进展。
(四)孵化平台。一是互联网小镇正式获批2021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二是加快推动我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2022年3月出台制定了《枣庄高新区关于支持天衢双创园建设零碳产业“孵化器+加速器”意见》,提前布局“零碳”项目,鼓励支持天衢双创园建设零碳产业“孵化器+加速器”,聚焦零碳产业集聚发展,引领产业绿色转型,零碳产业园现已有5家企业入驻;三是规范管理高企苗圃,加快培育孵化企业。截至目前,共洽谈对接企业22家,其中已经签订协议的14家,实际入驻办公1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家;已有知识产权20余项,发明专利2项,在申40余项。
(五)高端人才及人才工程。一是推荐申报国家级HJ计划重点人才工程4人,其中3人(威智百科郎志慧、精工电子中村仁、鑫诺生物曲泰男)由省科技厅推荐至国家科技部;特殊支持计划2人,其中1人(赛富电子宋杰)由省科技厅推荐至国家科技部;二是推荐申报泰山学者1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人,其中平台类1人(库仑核孔膜李登新)、创业企业类1人(当康文化刘路军)均提交答辩资料,等待答辩;三是已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4人:华飞供应链加纳籍陈晓(B类)、赛富电子美国籍陈辰(A类)、威智百科印度籍查拉加利(B类)、拜因诺生物巴基斯坦穆斯塔法(B类)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四是柔性引才2人(益源环保谢康、国晟电池李立伟)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六)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及科创贷。截至目前,我区1-3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公告共83家,占全市入库总量18.61%,位居全市第二。积极宣传省、市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政策,现已有枣庄泽能电力、润昇(山东)智能装备等20家申请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均已通过市科技局审核,等待省厅备案公示。
(七)项目管理。一是指导天瀚新能源、交大智邦编制、提交2021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任务书;阳光博士、诺依曼等3家企业编制、提交2021年枣庄市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计划项目任务书;组织威智百科等7家单位申报2022年省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指南建议;天瀚新能源、交大智邦和飞秒根技术研究院3家单位申报2022年枣庄市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计划项目指南建议;指导枣庄和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金普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完成2014年科学技术发展计划(政策引导类)项目验收工作;二是加快推进省级锂电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目前已完成共同体建设计划编制及锂电产业集群年度、季度集群数据统计;三是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关于印发<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火字〔2015〕163号)精神,结合区域发展实际,以混合动力电池产业为主题,积极完成“国家火炬枣庄高新区混合动力电池特色产业基地”申报材料准备工作;四是按照《关于组织开展第五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枣科字[2022]16号)要求,指导并推荐山东当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完成单体类基地材料申报;五是科创绿廊(枣庄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申报2022年“山东省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获批“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并获资金5万元;六是组织枣庄高新区科创绿廊、枣庄高新区新医药产业展厅申报“枣庄市科普教育基地”,目前已公示。
(八)政策落实。一是扎实推进积分制贯彻落实。截至目前,经企业申报,责任部门审核,我区共有201家企业通过2021年度科技创新积分审核,申报创新积分22792分,兑现科创扶持资金4558万元,同比增长51.86%;二是成功入选科技部火炬中心与中国工商银行联合开展的“十百千万”专项行动首批实施单位,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积分贷”,经广泛借鉴、深入调研,与财政金融局、有关银行协商后,已完成《枣庄高新区线上“科技创新积分贷”实施办法》起草工作,拟报管委会研究。
二、存在短板和不足
1、科技型企业“蓄水池”不足。在全区高企培育过程中存在新旧目标叠加任务量大,近两年我区高强度申报“高企”,初步出现了提前“透支”,培育“脱节”,后续“不足”的问题。
2、企业缺少核心知识产权。企业缺少自己的核心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后劲不足。拥有专利多数是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发明专利少,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足。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总体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没有形成上规模的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3、企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偏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偏小,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数量少,高水平创新平台和高层次领军人才较为匮乏。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1、加强与火炬中心及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的沟通协调工作。完成火炬统计数据年审、工作评价、火炬统计工作总结材料,圆满完成2021年度火炬统计工作。
2、不断跟进企业高企申报工作。按照高企各批次申报时间节点,强化对企业高企申报材料的指导培训,引导企业提前谋划、查漏补缺、高效申报,全力提升通过率。
3、持续梳理科技型新企业。加强对新引进、新注册科技型企业的挖潜、指导和规划工作,加强调研,持续了解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工作,培育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4、着力压实创新主体培育。建立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不断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规模,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当好区域创新发展的主引擎。
5、深入宣传《枣庄高新区企业科技创新积分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借鉴学习、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政策设计和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强化政策工具、杠杆属性,更好整合创新资源,为政策注入生命力。积极推进枣庄高新区线上“科技创新积分贷”实施办法》。
6、加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组织指导,多方位推进平台建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指导通过形式审查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申报单位,做好现场考察和证明材料的准备工作。
7、引导企业规范管理,优化机制,加大研发投入,吸引高端人才参与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提高科研水工作水平。做好交大智邦、天瀚新能源项目督导,确保顺利完成各阶段工作目标;加强调查摸底,推进新医药等产业领域企业申报重大创新工程项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8、做好国家级锂电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管理服务工作,对标《枣庄高新区锂电创新型产业集群三年建设发展规划方案(2021-2023)》中枣庄高新区产业发展2023年末战略目标,抓好抓实平台建设、创新投入、科研成果等工作。协调财政金融局、经济发展局等部门抓好产业发展相关目标的落实。立足锂电产业集群,积极争创省级锂电创新创业共同体,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平台能级提升,培育产业新亮点。
9、持续加强孵化器运营管理。加大对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引导、考核、培育力度,为中小企业落地、成长提供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鼓励推进企业合作共建高企专业孵化器。围绕“6+3”产业链体系,重点支持九洲双创等建设国家、省级孵化平台。
2022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