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0/2021-00330
  • 主题分类: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执行和落实情况
  • 发布机构:枣庄高新区科技局
  • 成文时间:2021年07月17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1年07月17日
  • 标  题: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打算
  • 效力状态:有效

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国家火炬统计。上半年完成了2020年度火炬统计填报工作,包括企业年报、高新区快报、综合年报、创投年报以及评价调查问卷,并完成了数据中心数据年审工作。期间赴火炬中心与相关处室协调火炬统计工作4次,与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开展业务合作交流6次。组织火炬统计业务培训2次。

(二)高新技术企业。一是组织我区36家高企填报2020年度高企年报;二是引进高新技术企业9家,截至目前,我区共有高企36家;三是通过培训会、“一对一座谈”、辅导等方式,多措并举、多方联动,做好2021年高企申报工作,截至目前,我区首批共有17家企业申报,占全市的30%。

(三)科研平台。精工电子申报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飞秒根技术研究院、威固新能源、深兰科技、交大智邦和库伦核孔膜5家企业已经完成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网上申报材料提交;飞秒根技术研究院、睿诺光电信息、中衡光电科技、威固新能源等9家企业已经获批市级新型研发机构;赛富电子、 惠风能源科技、 菁工仪器、中塑泰富、淮数大数据、锐禾新能源6家企业已经获批市级重点实验室。

(四)孵化平台。加大管理考核力度,做大做实孵化平台。目前已经完成《枣庄高新区孵化载体运营绩效考核评分实施细则》起草工作,正在广泛征求相关内设机构、园区公司、孵化企业意见。积极引导九州双创做好国家级众创空间,科盛创新工场做好省级众创空间的筹备申报工作。组织全区孵化平台做好企业招引培育工作,上半年新增在孵企业15家,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入驻各家孵化平台,入孵率达到43.5%。

(五)高端人才及人才工程。一是完成40岁以下柔性引进国家级人才2人(锐禾新能源欧星教授、拜因诺生物崔树茂教授);二是新申报国家级人才3人(锐禾新能源张吉亮、天瀚锂电大卫弗林、赛富电子崔周源),已报至科技部,全市第一;三是申报山东省齐鲁友谊奖1人(威智百科阿米特·库玛),已报送至省科技厅;四是“创业枣庄 共赢未来”创业大赛:创业企业类2个(当康文化刘路军、菩勤知识产权刘党),创业项目类4个(安龙基因韦玉军、山东大学泰山学者、爱而生蔡群龙、纳智天地迟振),均已完成系统填报;五是与上海交大讲席教授、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李颉洽谈建设院士工作站事宜,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君屹智能装备已列出合作项目供院士选择,待院士同意后即可开展真正合作;六是截至目前,新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1人(天瀚新能源克里兹),已办理延期2人(泰国世博城韩鸿静、天瀚新能源张宏宇);七是召开锂电产业人才项目对接活动,组织4名锂电行业专家(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于清教,北京大学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实验室主任其鲁,浙江长兴中俄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院长、国家王庆生,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对园区十多家锂电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和人才对接活动。

(六)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及科创贷。截至目前,我区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8家,占全市入库总量19.21%,位居全市第二,完成全年任务的97%;积极宣传省、市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政策,现已有当康文化、国晟电池、益源环保、泽能电力4家申请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其中当康申请的1000万元贷款已与2021年5月31日到账,现阶段赛富电子、晟宇涂业、天衢精密、天润新能源4家企业与我局对接,申请材料在准备中。

(七)产业链招商。一是扎实落实“6+3”现代产业体系新材料产业发展工作。目前高新区新材料产业企业共7家(东方光源集团、智光通信、光源通信器材、泉兴银桥、特发光源、库仑核孔膜、中塑泰富),2020年产值14.15亿元,根据税务提供数据,2021年1-5月完成产值9.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8%。现有新材料在建项目8个,6月份新增洽谈项目3个,新开工项目2个。二是上半年在谈项目6个,签约项目3个,新开工项目3个,外资到位470.23万美元。

(九)项目管理。一是征集各类技术需求20项:省重大项目创新需求18项,市级项目需求2家(威智、中兆);其中征集的精工电子“高容量18650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开发”项目,被列入省重大专项指南,现交大智邦、天瀚新能源、精工电子3家企业已经完成省级重大创新工程项目网上申报材料提交;二是已经向科技部火炬中心提交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申报材料;三是指导锂电中心、八亿橡胶、宜维检测等55家企业(本年度新增37家)在省大型科学仪器网注册、报送科技创新券服务企业信息。组织承担省级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的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库仑核孔膜、智光通信3家企业参加年度绩效评价,经专家评审均为优秀。组织益源环保、天瀚新能源等5家企业参加枣庄市级自主创新及成果化(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参加中期绩效评估考核,经专家评审均为优秀。

(十)政策落实。一是加大科技政策惠企力度,2020年共兑现科技配套奖励资金1094.845万元;枣庄高新区第一届科技创新产业化项目大赛获奖企业奖励资金990万元;引进高企奖励资金540万元。二是为加强枣庄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推动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拟建立“枣庄高新区高企苗圃”,并起草《枣庄高新区高企苗圃管理办法》;三是为进一步鼓励孵化载体提升招商引资和项目培育效能,加强孵化器运营绩效量化考核,起草制定《枣庄高新区孵化载体运营绩效考核评分实施细则》;四是开展企业创新积分评价,起草《枣庄国家高新区企业科技创新积分管理实施办法》,正在广泛征求相关内设机构、园区公司意见。

二、存在短板和不足

1、企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偏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偏小,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数量少,高水平创新平台和高层次领军人才较为匮乏。

2、研发费用归集,企业未设置研发费用辅助,年度研发费用机构明细表、三年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纳税省报表三标等数据不一致,未及时申报税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减免申报,年度研发费用占同期销售收入比例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等要求。

3、区内产业链企业较少,现考虑市对区考核是整体“6+3”产业体系考核,从这个方面考虑,是否需要适量增加2020年总产值,计划将义沃包装、牧铭制造、天衢建筑等企业纳入新材料统计范畴。企业存在现金流短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市场份额小等问题。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1、继续加强与火炬中心及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的沟通协调工作。完成火炬统计工作评价,对照工作评价表整理火炬统计工作总结材料,圆满完成2020年度火炬统计工作。完成枣庄高新区绿色发展方案编制工作。

2、实施培育计划,扩大高企群体。重点抓好高企申报和培育计划实施,强化工作措施,实施精准扶持。激励企业进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备案,强化对入库企业的精准扶持,择优进行高企培育。全面落实高企认定奖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补助、企业研发经费财政补助、高企税收优惠等科技政策,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

 3、深入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给予精准服务和支持,继续跟进企业贷款进展情况,加大科创贷宣传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省企业研发投入财政补助政策。

4、加强宣传引导,做好关于政策指引工作,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强研学研合作,享受更多国家优惠政策补贴;重点对新落地企业、尚未开展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进行宣传引导,逐步提高企业创新意识,搭建研发平台,加快人才引育,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

5、持续加大对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引导、考核、培育力度,为中小企业落地、成长提供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使我区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枝繁叶茂的良好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