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高新区2023年3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来自: 时间:2023-11-08


今年以来,高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部署,聚焦工业求突破,聚力项目抓提升,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质量趋好、动能叠加的良好态势。

一、基本情况

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高出全省增幅0.5个百分点,高出全市0.2个百分点;1-9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5.6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8.78亿元,增长8.5%实际利用外资1.75亿美元,增长28.9%;实现货物进出口150亿元,增长25%;全社会用电量增长23.6%工业用电量增长40.7%

(一)工业生产稳中向好1-9月,工业总产值92.73亿元,增长8.44%,工业增加值增长17.9%。主导行业拉动有力,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正向拉动,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2.2%42%123.6%是全区工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装备制造业贡献突出,工业增加值增长46.8%,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提升18.3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承压前行。1-9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6%。其中项目投资下降3.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1.3%。分结构看,工业投资下降27.8%,占投资比重43.8%;工业技改投资下降78%;民间投资下降4.3%,占投资比重67.2%,较去年同期减少11.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6.1%,占投资比重40.1%

三)消费市场仍需发力1-9月,全区限上零售额49.51亿元,增长10.9%分行业看,限上批发业销售额81.54亿元,下降21.5%环比回落2.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55.7个百分点;限上零售业销售额52.53亿元增长12.0%,较去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

(四)规上服务业平稳运行。1-8月(错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28%,从行业看,九个行业“63降”。其中,营业收入总量前三的行业门类分别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租赁业与商务服务业,分别增长30.31%4.22 %-21.22 %,合计营业收入占全部规上服务业的81.8%,拉动全部规上服务业收入增长9.41个百分点。

(五)外资外贸稳中提质1-9月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7504万美元,同比增长28.9%,制造业外资13868.8万美元,同比增长40.7%;进出口总额150亿元,同比增长25%

财税金融保障稳健提升。1-9月,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25亿元,增长10%;税收收入完成70950万元,下降11.1%,税收比重63%。各项贷款余额达到 89.64亿元,增长14.88亿元,较年初增长 19.90%,同比增长 15.62%。各项存款余额100.44亿元,增长15.40亿元,较年初增长18.11%,同比增长18.12%;存贷比89.25%

(七)市场活力有待增强。20231-9月累计设立各类市场主体1912家,同比增长9.07%,其中,新增各类企业1026家,同比下降1.34%;新增个体工商户886户,同比增长24.26%完成新增“四上”企业78家,同比增长41.8%,其中新增工业15家、贸易业52家、服务业4家、房地产2家、建筑业5家。在库“四上”企业达403家,同比增长23.2%,较去年同期增加76家。

二、存在问题

(一)工业企业亏损面较大。1-9月份,全区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94.0亿元,同比增长26.27%;利润总额亏损1.45亿元,同比增长35.55%,增速较上月提高122.9个百分点。全区82家规上工业企业中41家出现亏损,亏损面达50%。一是八一热电第二季度处于司法重整及重整执行期,亏损1.98亿元(同期亏损2.72亿元)。二是吉利欣旺达、欣旺达等新建企业陆续投产,因前期建设成本、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成本等投入过大,导致目前企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吉利欣旺达、欣旺达、金彭新能源利润总额分别亏损0.56亿元、0.40亿元、0.2亿元。

(二)在库大项目少,投资结构有待优化。目前全区在库项目共82个,较去年同期减少9个,本年新增项目23个,较去年同期减少10个,新纳统项目支撑作用不明显。工业投资方面:工业投资项目53个,占比64.6%,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下降27.8%,同比下降60.3个百分点。大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新增项目、储备项目贡献不足,工业投资“蓄水池”不深。民间投资方面:新入库的民间投资项目数量少、体量小,1-9月新增入库16个民间投资项目,投资贡献率为4.1%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膨胀过快,结转项目陆续投产,民间投资占比下降明显。

(三)贸易业重点行业乏力。批发业停业企业多。由于煤炭、石油、建材批发企业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企业订单存在不确定性,1-9月,在库批发业企业当月无销售额企业达43家,批发业销售额同比下降21.5%,较同期回落55.7个百分点。从增长面看,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的企业占63.4%。零售业增长不足。截至目前,我区共有49家汽车销售企业,占限上零售业比重达73.1%,今年以来,汽车行业出现降价潮,消费者持观望心态,在同等销量的情况下,销售额骤减,在增量方面难有大的突破。

(四)“四上”企业四项构成支撑力不足。前三季度,全区收入法增加值率低于全市平均2.9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分别低于全市平均6.1个、14.3个、0.3个百分点。四项构成中的本年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同比增速较上半年分别回落6.7个、7.3个、36.2个百分点。营业盈余全面亏损,前三季度,全区规上企业营业利润亏损企业达168家,占全区规上企业比重41.7%,合计亏损额7.91亿元,是影响收入法增加值下降的主要因素。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坚定不移抓招引促集聚。强化链式思维,围绕主导产业精准绘制好链式招商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用好以企招企、以商招商“金钥匙”,与吉利、欣旺达、海王等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抢抓央企省企助力枣庄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突出产业链的前伸后延和上下游配套,链式招引一批关联度强、附加值高、引领性好的优质产业项目,持续跟进好水发新能源储能项目、钠离子电池及储能项目、锂电复合集流体项目等70个重点在谈项目,确保年内成功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9个,推动大项目接续不断、好项目聚势成群、延链配套项目铺天盖地,持续激活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

二是千方百计抓投资扩增量。严格落实重大项目专班制、重点项目专员制,持续抓好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有力推动吉利集团极电电动电池总成、华光科技光芯棒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真正以项目建设大提速增效推动工业经济大发展,确保四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高位推动总投资815.22亿元的90个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加快38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步伐,持续加快进度赶超、投资放量,确保全年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20%

三是锲而不舍抓培育提质效。锚定工业倍增任务目标,深入推进企业扩规提质,对20家税收过千万元重点企业盯紧靠上、帮扶落实,在减税降费、企业融资、市场开拓等方面“精准滴灌”,定期开展政银企对接会、惠企政策宣讲会,建立外资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便利化服务。树牢“抓升规就是抓增量,抓纳统就是挖潜能”的理念,坚持“抓大、扶小、育新”统筹发力,力争牧思众成、尚峰铝业等企业升规纳统,新增“四上”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在库企业突破400家,努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

四是精准施策抓财源促增收。围绕强化收入组织,锚定全年目标任务,算清税源账、政策账,平衡好收入增幅与收入质量的关系,落实好“三保”财力保障、重点监控、应急处置等各项制度,加强库款流动性管理和预决算执行,依托“综治+税治”双网格联动机制,强化建筑业重点项目监管,特别是加强外管户施工项目的跟踪管理,推动重点项目应收尽收,确保四季度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8亿元、税收收入2亿元,不断巩固财源基础。

五是持之以恒抓调度强运行。对照全年任务目标,强化全周期监测分析,各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在指导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时,要重点关注财务指标运行情况,尤其是涉及四项构成的财务指标是否核算完整全面,是否按照有关会计核算原则和统计制度规定进行归集,盈利水平是否符合所在行业实际,高度重视亏损严重和连续亏损的企业,务必深入分析亏损原因,一企一策制定扭亏减亏措施,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减亏扭亏。要进一步加强对各行业法人单位会计核算及纳税申报业务的培训,尤其是加大对会计核算中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应付职工薪酬、本年折旧、应交增值税等指标的归集、汇总业务培训,重点加强对亏损企业、税负较低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偏低企业的核查和业务指导,确保各单位会计核算指标能够真实反映,为准确核算收入法增加值奠定坚实财税会计核算基础。

枣庄高新区2023年3季度经济运行分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