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 依托数字经济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建设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
依托数字经济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鲁南大数据中心是枣庄市委、市政府为深入贯彻国家大数据战略,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加快数字山东建设工作部署,着眼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由枣庄高新区联合省电信、联通、移动三大运营商建设的重大信息产业基础设施,是枣庄市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化、产业智慧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经过近年来的发展,鲁南大数据中心依托一级骨干节点优势,已承载16个智慧行业云,开展了100项大数据应用场景建设,建成了立足山东、辐射淮海、承接京沪的云存储灾备基地及大数据清洗加工基地。
一、政府主导,高标准建设一流数据中心
一是打造一级节点。枣庄市在高速公路、高铁优势的基础上,抢占“互联网高速公路”制高点,高标准建设鲁南大数据中心,采用国际T3+标准,机柜容量、建设标准均居全省第一,成为互联网一级节点,在省内形成“鲁中济南、鲁东青岛、鲁南枣庄”三极并举的格局,改变了曾经连接互联网需要绕道青岛或济南国际互联网出口的连接方式,枣庄被工信部评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二是实现三线接入。枣庄市委、市政府抢占发展先机,先后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开展战略合作,三家运营商共同参与建设,在鲁南大数据中心均投资建设自有机房,将三线网络接入该机房,成为国内首家真正意义上的三线机房,同时枣庄高新区也在园区自建了三线接入的机房,目前已达到使用条件。中国联通将鲁南大数据中心作为在全国布局的第十三个云计算基地,是中国联通的两大安全大数据基地之一,与廊坊基地实现DCI直联。
三是采用量子加密。枣庄市围绕量子保密通信部署,建设了鲁南大数据中心枣庄量子通信城域网工程。2018年10月21日,鲁南大数据中心量子保密电话正式开通,标志着枣庄开启了量子通信时代,“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院士亲临量子机房参观指导,给予高度评价。后期,量子机房将并入京沪量子骨干网络,实现量子通信技术与电子政务、金融安全等行业实际应用场景紧密给合,确保信息和交易数据的安全性。
二、优化服务,全方位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依托鲁南大数据中心,枣庄市将大数据产业发展与“16161”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选准结合点,推进数据资源的“聚通用”:
一是立足“聚”,着力推动数据汇聚。建设了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云平台,实施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部门上云率达97%,实现了政务信息系统的集约化建设,每年可节约资金近2亿元。
二是立足“通”,着力实施数据共享。搭建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成了人口、法人、电子证照和社会信用四大基础信息库,汇聚了46个部门的共享数据信息,累计交换数据3.3亿次,实现了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有效打破了部门间的信息壁垒,为政务数据应用打下了基础。
三是立足“用”,着力搭建应用场景。突出“优政、惠民、兴业”,在重点领域打造十六朵智慧云,开展100项大数据应用场景建设,人社云、工业云、城管云、城市云、消防云、政务服务网等智慧云上线运行,建成一批大数据应用场景,促进了数字产业化。
三、搭建载体,多领域发展数字经济
一是强化活动载体功能,做好宣传推介。依托鲁南大数据中心,枣庄市政府举办了以“创新、融合、共享”为主题的“第四届山东省互联网大会”、以“发掘数据潜能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第二届数字中国(枣庄)峰会、“数字中国(枣庄)峰会暨鲁南大数据中心发布会”,成功举办了“数据鲁南 共赢枣庄”大数据论坛等多项会议。
二是强化项目落地平台,开展招商引资。在园区服务上,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式的服务,积极协助企业办理各项落地手续。截至目前,已招引20余家优秀大数据企业落地入驻,其中引进企业泰盈科技、万声通讯,拥有智能客服系统,主要经营服务外包业务;引进企业国信优易由国家信息中心发起成立,成立了鲁南大数据清洗加工基地,拥有大数据清洗加工平台,从事大数据清洗加工相关业务;引进企业天府TV审核通公司,主要利用人工智能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从事互联网内容审核。
三是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实施招才引智。不断加大力度引进高中端产业人才,实现智力成果落地开花,柔性引进人才,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同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成“枣庄市科普教育基地”“枣庄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枣庄学院鲁南大数据实习基地”“枣庄职业(技师)学院鲁南大数据实习基地”“浙江大学山东工研院大数据研究中心”“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曲阜师范大学-鲁南大数据中心大数据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四、发挥优势,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依托鲁南大数据产业园,充分发挥互联网一级节点的带宽优势、区位优势以及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始终围绕“1656”工作思路,坚持“六力并发”,围绕“率先突破,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全市区域平台及示范基地方面实现新突破。成功申报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第九批)”、“山东省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库入库产业(第一批)”、“2019年度省级示范数字经济园区(试点)”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一是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传统机床制造、环保机械、农业机械企业提供新动能,实现传统机械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带动传统企业从卖设备向卖服务转型。引进了浪潮工业互联网、海尔COSMOPlat,对普鲁特机床、正凯新材料、金山机械、康力医疗、同泰维润等传统工业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企业提档升级。以滕州机床产业为基础,建设机床云,将机床的产、供、销、研集中于一个平台,大幅提升供应链效率,推动企业降本增效。
二是建设区域智慧农业平台。围绕我市已经形成的马铃薯、石榴、樱桃、大枣、豆制品等特色农业,建设马铃薯大数据等智慧农业平台,形成农业大数据指数,指导传统农业生产、销售,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是建设消费金融服务平台。将互联网数据与政务数据结合,建设消费金融服务平台,加快我市普惠金融示范市建设,搭建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农户、个体商户等的桥梁,形成消费金融试点示范。搭建枣庄旅游大数据平台,通过分析旅游的客流量、常用APP、消费水平等方面的数据信息,促进了全市旅游的精准管理和精准营销。